第365章 秦王府弘文馆_大唐第一臣
米阅小说 > 大唐第一臣 > 第365章 秦王府弘文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5章 秦王府弘文馆

  第365章秦王府弘文馆

  …

  天水姜氏姜谟这一脉在南北朝之际累世高官,但近百年来人丁并不兴旺,尽管在天水依旧是势力庞大,但在位列五品以上者寥寥无几。

  姜谟作为家主心中最是不安,但他可能没想到,在他之后数百年里,天水姜氏大放异彩,极其显赫。

  原本轨迹上,姜宝谊阵亡,长子姜恪成年后立下赫赫战功,升任左相,成为赫赫有名的武功宰相,次子姜协官拜燕然都护。

  不巧的是,姜行本同样阵亡于沙场,太宗追赠郕国公,长子姜简袭爵,官拜安北都护,次子姜遐官拜左豹韬卫大将军,孙辈更是了得,姜遐之子姜皎跟李隆基乃是布衣之交,爵封楚国公,姜晦官拜海州刺史,姜晞官拜礼部侍郎……

  大唐二百余年,天水姜氏自姜谟始,天水姜氏始终活跃在权力中枢,位列五品以上者多达数十人,极其兴旺。

  直至夜深,姜谟露出疲态,高冲这才告辞,姜宝谊送他出门,高冲摆摆手,“婚期定了的话第一时间通知我”,而后拨马便走。

  翌日,正当高冲准备前往秦王府之时,门丁来报:黔国公来访。

  此时高君雅在皇城政事堂,并不在府上,高冲大开中门迎接,毕竟这位可是李渊钦定的忠君爱民的典范。

  “黔国公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攸之罪过”,高冲迎上前去见礼道。

  田宗显这几日风光无限,满面红光,摆手一笑,“攸之莫要跟老夫见外”。

  入内各自落座后,田宗显径直说道:“攸之可是要去荆州赴任?”

  “正是”,高冲看着一旁的田阳明,隐约猜到了。

  果不其然,田宗显丝毫不见外的说道:“那烦请攸之带上阳明如何?阳明正欲入仕,但他自幼习武,爱好兵事,老夫想让他先从地方上入仕,也好磨炼磨炼”。

  田阳明本就智勇双全,之前久居黔州,自认为甚是了得,但出黔州后,沿途见识到各方英豪,来到长安后,更是大开眼界,心中傲气已然收敛。

  听田宗显说完后,田阳明上前行礼道:“高使君,你我虽同龄,但我对你心服口服,此去荆州,若有用的上我的,但凭差遣”。

  田宗显继续说道:“老夫这一辈子窝在黔中,在朝中并无故旧,唯有攸之相熟,还请给老夫这个薄面如何?”

  “黔国公言重了”,高冲朗声笑道:“阳明欲同往,攸之喜不自胜,正愁无人可用呢,既如此我便请奏圣人,征辟阳明为江陵县尉如何?”

  田宗显大喜,当即拱手道谢:“攸之这个恩情,田家记下了,阳明,还不快快拜谢”。

  田阳明正欲拜谢,高冲一把搀住,眼中含笑,似有所指的说道:“你我同龄,无须多礼,此去荆州,定可建功立业”。

  听得这话,田宗显眼睛一亮,果然,荆州大有可图。

  田阳明竟是连行礼都已收拾妥当,田宗显直接带着亲卫离开,很是放心。

  毫无疑问,田宗显大概猜到荆州必将有变,将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地方,作为田宗显嫡孙,田阳明若要出仕,不过是田宗显一封奏疏的事,即便是在长安,李渊也会安排一个六七品的官职让田阳明入仕。

  但显然田家祖孙想的更多,如今高家父子位高权重,若是能够跟着高冲前往荆州立功,以此入仕,那总比门荫入仕有分量的多。

  毕竟大唐首重军功,这也是高冲年少高位却无人置喙的原因。

  “我便唤伱的表字东辉吧”,高冲看着兴奋的田阳明说道:“东辉现在陪我去一趟秦王府吧”。

  田阳明应着,好奇问道:“听闻使君跟秦王关系甚是亲密?”

  高冲一顿,点点头道:“怎么了?”

  “没有”,田阳明咧嘴一笑,“好奇问问”。

  来到秦王府时,便是一阵鸡飞狗跳,李世民一身长袍,作文士打扮,身后跟着长孙无忌、房玄龄等人,气势汹汹的出来。

  田阳明一怔,表情甚是愕然。

  “好你个高攸之,临行最后一天才来找我,当真是好大的架子”,李世民冷哼说道,神情甚是不爽。

  田阳明心里一咯噔,传言有误?

  接下来的一幕让田阳明瞠目结舌,只见高冲竟是上前给予李世民一个大大的拥抱,夸张的叫道:“大王,想煞我也”。

  李世民一个激灵,忙是推开高冲,看向田阳明,“这位是?”

  “黔国公之孙田阳明,字东辉”,高冲恍然,回头介绍道:“将跟我同去荆州”。

 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喜色。

  “田阳明见过秦王殿下”,田阳明可不敢失礼,忙是见礼。

  “东辉不必多礼”,李世民朗声笑道。

  各自见礼罢了,走在弘文馆中,高冲四处张望,“没想到大王还真把弘文馆建在王府之内了”。

  李世民负手踱步,“这样也方便我常来谈论经义”。

  “不过我还是建议,将弘文馆设在皇城之中最好”,高冲迟疑说道:“最好在门下附近,并入修文馆,仍掌校正书籍,教授生徒,成为正式职官,毕竟天下贤士当为国所用啊”。

  房杜几人对视一眼,似有所悟。

  李世民闻言一顿,挥挥手遣散侍从,来到湖边亭中,亭中仅有五张石凳,田阳明见状亦是识趣的跟着侍从走开。

  “坐吧”,李世民率先坐下,而后高冲、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杜如晦一一坐下。

  “攸之是不是察觉到什么了?”李世民径直问道,“此间并无外人”。

  高冲见得几人都是“自己人”,便是摇摇头笑道:“大王多虑了,并非是我察觉到了什么,只是弘文馆人才济济,若不收归国用,唯恐使人生疑”。

  原本轨迹上,李世民深感学问不足,有心向学,并有意收拢人才,便在秦王府设文学馆,这个文学馆仅是私人属性,十九学士以本官职兼任学士,分番值宿,李世民时时引见,探讨学问。

  直到李世民继位后,才将文学馆并入弘文馆,现在门下省已有修文馆,后改名弘文馆。

  高冲去过一次,其实就是“大唐国家图书馆”,藏书二十余万卷,置学士,校正图书,刊正错谬,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学究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y123.cc。米阅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my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